預加應力簡稱為預應力,這個名詞雖然在幾十年前才出現,時間較短,但是這個原理的應用卻隨處可見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。
例如竹箍的木盆和木桶,就是預應力原理利用的典型。當竹箍套緊竹艷時,會相應的伸長從而產生拉應力 出口錨具,木桶壁由于是木板拼成的,所以會產生環向壓應力。要確保木桶、木板不開裂漏水、必須使木板縫間的壓應力超過水壓帶來的壓應力。這里所運用的原理就是預加應力。
還有木鋸,也是非常典型的應用例子。木鋸在切割木料的過程中,是來回運動的 出口錨具,這樣會使鋸條的一部分受拉而另一部分受壓。鋸條本身十分狹長、并不具備抗壓能力,但是預先擰緊的繩子,會使鋸條受到預拉應力。當預拉應力超過鋸木時引起的壓應力 出口錨具,鋸條就始終處于受拉狀態,才能保證鋸條不發生彎曲失穩從而遭到破壞。
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,比如施工現場裝卸紅磚所使用的磚夾子、自行車車條等等。這些例子都運用了預加應力的原理和技術,既可用預加壓應力來提高結構的抗拉能力和抗彎能力。又可用預加拉應力來提高結構的抗壓能力。因此,只要善于運用,就可以利用預加應力獲得改善結構使用性能和提高結構強度的效果。